close

 

首先

關於畫錯的情緒反應

老師向我解釋

為何我無法說服Rebaca?

因為我當時的確是在安慰她 

只是一昧要她別難過了 

而事實上雖然我嘴裡不說 

但心裡還是認定畫畫那一筆的確是個失誤 

美其名是安慰 

骨子裡就是父母失去耐心的取巧 

只不過希望孩子別再鬧了 

乖乖的趕快完成一幅畫吧!

 

我認真的反省自己

當下的確沒有把自己同理到Rebeca的心情 

就像自己在下錯一個標題時的那種懊惱 

即便有人一旁安慰 

我也是同樣的雙重自責 

嚴格來說Rebeca失誤的一筆之於我 

是一種與己無關的次要事件 

我僵化母親的腳色 

無法與孩子同在 

去感受到眼前的事與願違 

反而撇清般的超然一旁美其名安慰 

實進行孤立孩子情緒的事實 

不僅如此 

我的輕忽與敷衍 

更助長了她本身與自我感覺的疏離、對立 

變相鼓勵她避免感覺自己的感覺 

如此才能免於困頓的謬論

 

我無法從她畫錯的困頓點去發揮同理心 

而一昧無意識地安慰她

我深化思考日常與孩子的互動 

尤其在面對困頓與挫折時 

我都只是行動派的要她立即找到對應之道 

卻完全忽略適時停留在自己情緒之中是必須的 

因為情緒是起心動念與外在環境互動的指標 

也是觀照自己的方式 

情緒之於人 

就像儀錶板之於汽車 

當儀錶板顯示故障的紅燈 

我們所要做的是根據亮燈指示 

找出汽車內部故障的所在成因 

並找出維修之道 

而非一昧的湮滅事證以息事寧人 

妄想打壞儀錶板並不能讓汽車的故障問題就此消失 

而壓抑情緒同樣無法找出真正止息的內在自我對話 

 

 

唯有正視情緒所在 

才能真正解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恩恩&典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